TA质构仪作为食品、材料科学领域的关键分析工具,通过模拟人体感官对物质硬度的感知,可精准量化样品的硬度、弹性、粘性等12项核心参数。其操作流程涵盖设备调试、参数设置、样品测试及数据分析四大环节,以下为标准化操作指南。

一、设备调试:奠定精准测试基础
1.环境校准:将仪器置于无振动台面,连接三芯接地电源,预热15分钟至仪器稳定。
2.力量校准:每月使用1kg标准砝码进行校准,误差需≤0.5%。
3.高度校准:更换探头后需执行零点校准。如测试大头菜硬度时,选用P/36R柱形探头,需将探头降至接触样品表面,触发力设为10g完成校准。
二、参数设置:匹配样品特性
1.测试模式选择:
①TPA全质构分析:适用于饼干、薯片等脆性样品,可同步获取硬度、弹性、咀嚼性等数据。测试参数设置为:前速1mm/s,测试速1mm/s,后速1mm/s,形变50%,间隔时间3s。
②穿刺测试:针对果蔬类样品,如大头菜穿刺强度测定。参数设置为:前速1mm/s,测试速1mm/s,后速2mm/s,穿刺距离5mm。
2.触发力设定:根据样品柔软度调整,如测试凝胶样品时触发力设为5g,避免探头过早接触造成误差。
三、样品测试:规范操作流程
1.样品制备:将样品切割为统一规格,如大头菜切成2cm3立方体,确保表面平整。
2.探头安装:根据测试需求选择探头,如测试面包弹性选用球形探头,测试肉类剪切力选用刀片探头。
3.数据采集:启动测试后,仪器自动记录力-时间曲线。
四、数据分析:深度挖掘数据价值
1.自动分析:软件自动计算峰值力、变形率等参数。例如,测试薯片脆性时,系统可输出断裂力、断裂位移等关键指标。
2.报告生成:支持Excel、CSV格式导出,可自定义报告模板。某食品企业通过质构仪数据优化生产工艺,使产品合格率提升18%。
五、维护保养:延长设备寿命
1.日常清洁:测试后用酒精棉擦拭探头,避免样品残留腐蚀传感器。
2.定期校准:每季度进行全量程校准,确保测量精度。
3.安全存储:探头需放置于专用盒内,避免碰撞变形。
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TA质构仪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,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量化依据。掌握其科学使用方法,可显著提升研发效率,助力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。